自身敏感性皮炎是一種由於患者對自身內部或皮膚組織所產生的某些物質過敏而引起的皮膚炎症反應。
在某些情況下,如患有濕疹、接觸性皮炎等原發病灶時,由於處理不當或搔抓等原因,導致局部病變組織發生糜爛、滲出。這些滲出物中的蛋白質等成分,會成為自身抗原,激發機體產生過敏反應,進而在原發病灶附近或全身其他部位出現新的紅斑、丘疹、水皰等皮損,伴有劇烈的瘙癢。
自身敏感性皮炎的症狀表現多樣,除了新出現的皮損外,患者還可能會有發熱、全身不適等全身症狀。診斷自身敏感性皮炎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病史、症狀、體徵以及實驗室檢查結果。治療方面,首先要積極治療原發病灶,控制感染,避免搔抓和刺激。同時,根據病情的輕重程度,選擇合適的外用藥物和口服藥物進行治療。外用藥物如糖皮質激素軟膏、爐甘石洗劑等,口服藥物如抗組胺藥、糖皮質激素等。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應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接觸過敏原,穿著寬松舒適的衣物,以減少對皮膚的摩擦和刺激。飲食方面,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發物,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如果出現皮膚異常,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以促進病情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