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其典型熱型為稽留熱。稽留熱是指體溫持續維持在39℃~40℃的高水平,24小時內波動範圍不超過1℃,發熱可持續數天甚至數周。這種熱型的出現與傷寒桿菌在體內引發的炎症反應有關,病灶中的吞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釋放的內源性致熱源會導致持續性高熱。
在治療傷寒時,通常需要進行病原治療,首選藥物為氟喹諾酮類和第三代頭孢菌素。患者需根據醫生建議進行大便培養,連續兩次陰性後才可解除隔離。在發熱期間,患者應臥床休息,飲食上需選擇營養豐富、清淡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少量多餐,避免過飽。若出現腸出血等併發症,需禁食並靜脈補充營養。
此外,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醫囑用藥,切勿擅自更改劑量或停藥,以確保藥物的有效治療濃度。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手部清潔衛生,避免食用不潔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