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胰島素鼓包可能是注射部位選擇不當、注射方法不正確、胰島素吸收不良、局部過敏反應、針頭重復使用等因素導致,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合理選擇注射部位、規範注射操作、更換胰島素類型、抗過敏治療、避免針頭復用等。
1. 注射部位選擇不當:長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島素,會使局部脂肪增生、肥大,影響胰島素吸收進而鼓包。應選擇腹部、大腿外側、上臂外側和臀部等不同部位輪流注射,每次注射點間距至少 1cm,避免短期內重復使用同一注射點。
2. 注射方法不正確:進針角度、深度不合適,推注速度過快等都可能導致鼓包。要掌握正確注射方法,根據患者體型、使用的胰島素類型等選擇合適的進針角度和深度,推注胰島素時速度要緩慢均勻。
3. 胰島素吸收不良:某些胰島素制劑可能存在吸收緩慢的情況。可在醫生指導下更換胰島素類型,如從長效胰島素類似物換為短效胰島素類似物,像門冬胰島素注射液、賴脯胰島素注射液、谷賴胰島素注射液,遵醫囑用藥。
4. 局部過敏反應:對胰島素中的某些成分過敏,會引起局部皮膚反應鼓包。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抗過敏藥物,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膠囊、依巴斯汀片,遵醫囑用藥,嚴重時需更換胰島素品種。
5. 針頭重復使用:針頭重復使用會變鈍,增加對皮膚和皮下組織的損傷,導致鼓包。要使用一次性針頭,每次注射後及時丟棄,不可重復使用。
注射胰島素時要嚴格按照規範操作,注意觀察注射部位情況。若鼓包持續不緩解或出現紅腫、疼痛、發熱等異常,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