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牙齦上長肉疙瘩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乳牙滯留、牙齦瘤、根尖周炎、創傷性潰瘍、異物刺激等。
1. 乳牙滯留:乳牙未按時脫落,恆牙在其舌側或唇側萌出,形成牙齦上的腫物。可到口腔科拔除滯留乳牙,讓恆牙正常萌出。
2. 牙齦瘤:多由局部刺激引起,如菌斑、牙石等。表現為牙齦局限性腫脹,有蒂或無蒂。需切除牙齦瘤,去除局部刺激因素,並定期復查。
3. 根尖周炎:牙髓炎症擴散到根尖周組織,形成根尖周膿腫,可導致牙齦紅腫、起包。需進行根管治療,清除感染牙髓,緩解炎症。
4. 創傷性潰瘍:牙齒咬頰、咬唇等局部創傷可引起潰瘍,愈合後形成肉芽組織。調整咬合關係,避免創傷因素,潰瘍可逐漸愈合。
5. 異物刺激:口腔內如有殘根、殘冠或其他異物,長期刺激牙齦可導致肉疙瘩形成。去除異物,局部清潔,炎症可消退。
注意事項:如果發現兒童牙齦上的肉疙瘩持續不消退或伴有疼痛、出血等症狀,應及時帶孩子就醫,進行詳細檢查和診斷,以確定病因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