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後心率低可能由以下 5 項原因引起:心肌受損、迷走神經張力增高、電解質紊亂、甲狀腺功能減退、藥物影響等。
心肌受損:心梗導致心肌細胞壞死,心肌收縮力下降,心臟泵血功能減弱,從而引起心率降低。可遵醫囑使用改善心肌代謝、營養心肌的藥物,如輔酶 Q10、曲美他嗪等。
迷走神經張力增高:心梗後迷走神經興奮性增加,對心臟的抑製作用增強,導致心率減慢。可適當休息,避免過度緊張和刺激,必要時使用阿托品等藥物提高心率。
電解質紊亂:如低血鉀、低血鎂等,可影響心肌的電活動,導致心率減慢。需及時補充電解質,可通過口服或靜脈輸注氯化鉀、硫酸鎂等進行糾正。
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可引起心肌收縮力減弱和心率減慢。可給予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如左甲狀腺素鈉等。
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等,可減慢心率。若心率過低,應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藥物劑量或更換藥物。
注意事項:心梗後心率低的患者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定期復查心電圖、心肌酶等指標,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護理,避免自行增減藥物或改變治療方案。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