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導管檢查的併發症有血管損傷、心律失常、感染、心臟穿孔、空氣栓塞等。
1. 血管損傷:在右心導管檢查過程中,導管可能會對血管內膜造成損傷,導致局部血管痙攣、內膜撕裂,嚴重時甚至會引起血管破裂出血。這與導管的操作手法、導管的材質及血管本身的狀況等因素有關。若出現血管損傷,患者可能會感到穿刺部位疼痛、腫脹,局部可出現血腫。
2. 心律失常:導管在心臟內的刺激容易誘發心律失常,這是較為常見的併發症之一。當導管接觸到心肌或心臟的傳導系統時,可能會引發各種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動過速等。患者可能會出現心悸、胸悶、頭暈等不適症狀,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3. 感染:由於右心導管檢查是一種侵入性操作,若無菌操作不嚴格,細菌等病原體可能會通過導管進入體內,引發感染。感染部位可包括穿刺部位的局部感染,以及心內膜炎等嚴重的全身性感染。患者可能會出現發熱、寒戰、穿刺部位紅腫熱痛等症狀。
4. 心臟穿孔:雖然相對罕見,但在操作過程中,如果導管用力不當或操作失誤,有可能穿透心臟組織,導致心臟穿孔。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併發症,可引起心包填塞等緊急情況,患者會出現劇烈胸痛、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症狀,需要立即進行搶救。
5. 空氣栓塞:在操作過程中,如果導管系統內存在空氣,且空氣進入血管進入心臟,就可能引發空氣栓塞。少量空氣可能不會引起明顯症狀,但大量空氣進入可導致嚴重的循環障礙,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發紺、意識喪失等症狀。
右心導管檢查是一項有創檢查,檢查前患者應充分瞭解相關風險,配合醫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檢查後需密切觀察自身狀況,如有不適及時告知醫生,以便得到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