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統疾病中會出現血尿的有腎小球腎炎、泌尿系統結石、泌尿系統感染、泌尿系統腫瘤、遺傳性腎病等。
1. 腎小球腎炎:是較為常見的引發血尿的疾病,多種病因導致腎小球濾過屏障受損,紅細胞從血液中漏出進入尿液,從而出現血尿。可伴有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等症狀,急性腎小球腎炎常因鏈球菌感染誘發,起病較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起病隱匿,病情遷延不愈。
2. 泌尿系統結石:包括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等。結石在泌尿系統內移動時,會划破黏膜,導致出血,進而出現血尿。患者往往伴有腰腹部絞痛,疼痛程度劇烈,常輾轉不安,還可能伴有惡心、嘔吐等症狀。
3. 泌尿系統感染: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細菌感染泌尿系統,引發炎症,炎症刺激黏膜,使其充血、水腫,嚴重時可導致黏膜破損出血,出現血尿。患者多有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狀,部分患者還可能伴有發熱、寒戰等全身症狀。
4. 泌尿系統腫瘤:腎腫瘤、輸尿管腫瘤、膀胱腫瘤等都可能出現血尿。腫瘤組織生長迅速,血供豐富,容易破潰出血,早期多為無痛性肉眼血尿,可呈間歇性發作,隨著病情進展,血尿症狀可能會加重,還可能出現排尿困難、腹部腫塊等症狀。
5. 遺傳性腎病:如薄基底膜腎病、Alport綜合徵等。這類疾病由遺傳因素導致腎臟結構和功能異常,進而出現血尿。薄基底膜腎病患者常表現為持續性鏡下血尿,部分患者可出現肉眼血尿;Alport綜合徵除血尿外,還可能伴有聽力下降、眼部病變等症狀。
出現血尿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檢查,明確病因。醫生會根據具體病情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患者需積極配合治療。治療期間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飲食上保持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時,要嚴格按照醫生要求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瞭解病情變化和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