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腦性癱瘓運動異常有甚麼表現

發佈時間:2025-02-08 04:02:29

腦性癱瘓運動異常的表現主要有痙攣型、不隨意運動型、共濟失調型、肌張力低下型、強直型等。

1. 痙攣型:主要表現為肌肉僵硬、張力增高,被動運動時阻力增大,關節活動範圍縮小。上肢常表現為屈肌張力增高,下肢以伸肌、內收肌張力增高為主。患兒行走時可出現剪刀步態,即雙下肢交叉前行,嚴重影響其正常運動功能。

2. 不隨意運動型:以不自主、無目的、不協調的運動為主要特徵。患兒可出現手足徐動,即手指、腳趾緩慢、持續地伸展、扭曲等動作;還可能有舞蹈樣動作,表現為肢體快速、不規則、無節律的運動,面部也可出現擠眉弄眼等怪異表情,這些異常運動在情緒激動時往往會加重。

3. 共濟失調型:主要表現為平衡功能障礙、協調運動困難。患兒站立不穩,走路時搖晃不定,像醉酒一樣,難以完成精細動作,如系紐扣、拿筷子等。眼球運動也可能不協調,出現眼球震顫等情況。

4. 肌張力低下型:肌肉鬆弛,肌張力明顯降低。患兒肢體軟弱無力,活動時關節活動範圍過大,抬頭、翻身、坐立等大運動發育明顯落後,常呈蛙狀臥位。

5. 強直型:較為少見,主要表現為全身肌肉持續性僵硬,被動運動時阻力均勻,肢體活動嚴重受限,常處於固定姿勢,對日常生活活動造成極大影響。

對於腦性癱瘓患兒,應盡早進行全面評估和干預。根據患兒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訓練方案,同時結合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多種方法,以提高患兒生活質量,促進其運動功能的改善和發展。

相關文章
腦性癱瘓運動異常有甚麼表現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