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扭轉是一種較為嚴重的腸道疾病,常見類型有小腸扭轉、乙狀結腸扭轉等。
1.小腸扭轉:小腸扭轉是腸扭轉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類型。多發生於青壯年,常因飽食後劇烈活動等誘因引起。小腸及其系膜在短時間內發生扭轉,導致腸管血液循環障礙。患者會突然出現劇烈的腹部絞痛,疼痛多為持續性伴陣發性加劇,還可伴有惡心、嘔吐等症狀。隨著病情進展,可能會出現腹脹、停止排氣排便等腸梗阻表現,若不及時治療,可導致腸壞死、腹膜炎等嚴重後果。
2.乙狀結腸扭轉:乙狀結腸扭轉相對也較常見,尤其多見於老年人,常有便秘習慣的人群更易發病。乙狀結腸冗長且系膜根部較窄,使得它容易發生扭轉。患者主要表現為腹部持續性脹痛,逐漸加重,伴有惡心、嘔吐,腹脹明顯且不對稱。由於乙狀結腸扭轉可能會導致閉袢性腸梗阻,病情進展迅速,同樣可引發腸壞死等嚴重併發症。
腸扭轉是一種急腹症,一旦懷疑有腸扭轉的可能,應立即就醫。及時準確的診斷和治療對於改善預後至關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暴飲暴食後立即進行劇烈運動,尤其是對於有便秘等腸道功能不良的人群,要積極改善腸道功能,預防腸扭轉的發生。若出現腹痛、腹脹、嘔吐等不適症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