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的關節外表現較為多樣,常見的有類風濕結節、肺間質病變、胸膜炎、心包炎、乾燥綜合徵等。
類風濕結節:多見於關節隆突部及受壓部位的皮下,如肘部、關節鷹嘴突、骶部等,呈圓形或橢圓形,質地堅硬,無壓痛。
肺間質病變:表現為進行性呼吸困難、咳嗽、咳痰等,嚴重時可出現低氧血症。
胸膜炎:可出現胸痛、發熱、咳嗽等症狀,多為單側,偶可雙側同時發生。
心包炎:可有心前區疼痛、呼吸困難、心悸等表現,聽診可聞及心包摩擦音。
乾燥綜合徵:除關節症狀外,還可出現口乾、眼乾等症狀,嚴重者可影響唾液腺和淚腺的分泌功能。
類風濕關節炎還可能出現周圍神經病變、Felty 綜合徵脾大、中性粒細胞減少、貧血、鞏膜炎、虹膜睫狀體炎等關節外表現。但這些表現相對較為罕見。
在日常生活中,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應注意保暖,避免關節受寒;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定期復查相關指標,如血常規、肝腎功能、血沈、C 反應蛋白等,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同時,要注意合理飲食,加強營養,增強機體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