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輸液常用的外周靜脈有上肢靜脈如頭靜脈、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等、下肢靜脈如大隱靜脈、小隱靜脈等、頭皮靜脈等。
1. 上肢靜脈:
頭靜脈:位於前臂橈側,是臨床上常用的靜脈穿刺部位之一,較直、較粗,易於固定。
貴要靜脈:位於前臂尺側,較粗、直,靜脈瓣較少,穿刺成功率高。
肘正中靜脈:位於肘窩部,粗短、直,位置較淺,易於穿刺,但易滑動。
2. 下肢靜脈:
大隱靜脈:是全身最長的靜脈,起自足背靜脈網的內側,向上行經內踝前方,沿小腿內側上行,在膝關節內後方轉至大腿內側,最後注入股靜脈。因其位置較深,且易受下肢活動的影響,穿刺難度相對較大。
小隱靜脈:起自足背靜脈網的外側,經外踝後方上行,注入腘靜脈。其穿刺部位相對較少使用。
3. 頭皮靜脈:
常用於小兒靜脈輸液,如顳淺靜脈、額靜脈、耳後靜脈等。這些靜脈表淺、易見,易於固定,且小兒頭皮靜脈豐富,穿刺成功率較高。
在進行靜脈輸液時,應根據患者的年齡、病情、血管狀況等因素選擇合適的外周靜脈。同時,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確保輸液的安全和有效。穿刺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如出現疼痛、腫脹、回血不暢等情況,應及時調整穿刺部位或更換輸液器具。還應定期更換輸液部位,以避免長期輸液對血管造成損傷。
選擇合適的外周靜脈進行靜脈輸液是保證輸液治療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需要醫護人員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