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早產兒應注意保暖、餵養、預防感染、監測生命體徵及皮膚護理等。
保暖:早產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易出現體溫不升。需將室溫保持在 24 - 26℃,相對濕度 55% - 65%。可使用暖箱,根據早產兒體重調節箱溫,體重越輕,箱溫越高。同時,要注意包裹早產兒,避免散熱。
餵養:早產兒吸吮力弱,吞咽功能差,易發生嗆咳及嘔吐。可採用鼻飼或靜脈營養。開始餵奶時量宜少,速度宜慢,逐漸增加餵奶量及速度。餵奶後應將早產兒竪抱,輕拍背部,以排出胃內氣體,防止溢乳。
預防感染:早產兒免疫力低下,易發生感染。護理人員接觸早產兒前應洗手,保持環境清潔,定期消毒。避免與感染患者接觸,防止交叉感染。
監測生命體徵:密切觀察早產兒的呼吸、心率、體溫等生命體徵變化。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處理。定期測量體重、身長等,以評估生長髮育情況。
皮膚護理:早產兒皮膚嬌嫩,易受損。應保持皮膚清潔乾燥,每天洗澡 1 - 2 次。使用溫和的沐浴用品,避免刺激皮膚。及時更換尿布,保持會陰部清潔,防止尿布疹的發生。
護理早產兒需要格外細心和耐心,要密切觀察其身體狀況,根據早產兒的具體情況進行個性化護理。同時,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預防感染的發生。如有任何異常,應及時與醫生溝通,遵循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和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