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後跟皮厚發硬應根據摩擦、皮膚乾燥、足癬、胼胝、掌跖角化症等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減少摩擦、保濕、抗真菌治療、去除角質等。
1. 摩擦:長時間行走、鞋子不合腳等導致腳後跟局部反復摩擦,促使角質層增生變厚發硬。平時要選擇合腳舒適的鞋子,避免長時間走路。可定期使用磨腳石輕輕磨去增厚的死皮,之後塗抹凡士林、尿素維E乳膏等保濕產品,幫助軟化皮膚。
2. 皮膚乾燥:氣候乾燥、缺乏保濕等使腳後跟皮膚水分流失,變得粗糙厚硬。日常要注意足部保濕,每次洗腳後及時擦乾,塗抹甘油、蛇油膏、凡士林軟膏等滋潤皮膚,還可穿上棉質襪子,減少水分散失。
3. 足癬:真菌感染引起,除皮厚發硬外,還可能有瘙癢、脫皮等症狀。可遵醫囑外用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聯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藥物,堅持用藥至症狀消失後再鞏固一段時間,同時要保持足部清潔乾燥,勤換鞋襪。
4. 胼胝:因長期受壓和摩擦,局部角質層過度增生形成。盡量減少局部壓迫,可使用水楊酸貼膏、維A酸乳膏、尿素乳膏等幫助去除增厚角質,嚴重時可去醫院由醫生用手術刀削除。
5. 掌跖角化症:一種遺傳性皮膚病,導致掌跖部位皮膚增厚變硬。可遵醫囑外用維甲酸類藥物如他扎羅汀凝膠、阿達帕林凝膠,配合尿素霜、水楊酸軟膏等,平時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
日常要注意保持足部清潔衛生,選擇合適的鞋子和襪子,避免過度摩擦和擠壓腳後跟。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