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竇骨折的臨床特徵有鼻出血、眶周淤血、視力障礙、嗅覺減退或喪失、腦脊液鼻漏等。
1. 鼻出血:篩竇骨折時,其骨質及周圍血管破裂,導致鼻腔出血。出血量因骨折程度和損傷血管大小而異,輕者可為少量滴血,重者可能出現較大量出血,甚至引起患者恐慌,影響呼吸和循環功能,需要及時採取止血措施。
2. 眶周淤血:篩竇與眼眶相鄰,骨折後血液可滲入眼眶周圍組織,形成眶周淤血,表現為眼眶周圍皮膚青紫、腫脹。一般在受傷後數小時逐漸明顯,嚴重程度與骨折範圍及出血量相關,會給患者外觀帶來較大影響,同時可能伴有局部疼痛。
3. 視力障礙:若篩竇骨折累及眼眶,損傷眼球、視神經等結構,可導致視力下降、視物模糊甚至失明。這是較為嚴重的情況,可能是由於骨折碎片直接損傷眼球,或壓迫視神經引起局部缺血、水腫,對視功能造成不可逆損害。
4. 嗅覺減退或喪失:篩竇骨折可能破壞嗅區黏膜、嗅神經等結構,導致嗅覺功能障礙。患者可出現嗅覺減退,對氣味的感知能力下降,嚴重時可完全喪失嗅覺,影響患者對氣味的辨別,降低生活質量。
5. 腦脊液鼻漏:當篩竇骨折累及顱底,導致硬腦膜破裂時,腦脊液可通過破裂口流入鼻腔,出現清亮或淡黃色液體自鼻腔流出。這一情況較為罕見但嚴重,若處理不當,容易引發顱內感染,危及患者生命健康。
篩竇骨折患者受傷後應盡快就醫,接受全面檢查和規範治療。治療期間需嚴格按照醫生要求進行護理,如保持鼻腔清潔,避免用力擤鼻、咳嗽等增加顱內壓的動作。同時,要密切觀察自身症狀變化,如出現頭痛、發熱、視力急劇下降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告知醫生,以便調整治療方案,促進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