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輸血可能傳播哪些疾病

發佈時間:2025-02-05 17:45:26

輸血可能傳播的疾病有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瘧疾、巨細胞病毒感染、弓形蟲病等。

1.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嚴重免疫缺陷疾病,可通過輸血感染,感染後會逐漸破壞人體免疫系統,引發各種機會性感染和腫瘤,嚴重威脅生命健康。

2.乙肝: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導致,輸血感染後可能出現乏力、食慾減退、黃疸等症狀,部分患者可發展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3.丙肝:丙肝病毒HCV經輸血傳播後,多數患者呈隱匿性感染,部分患者可逐漸發展為慢性肝病,對肝臟造成持續損害。

4.梅毒:由梅毒螺旋體引起,輸血感染後可出現皮膚黏膜損害、心血管及神經系統病變等,不同階段症狀各異。

5.瘧疾:瘧原蟲通過輸血進入人體後,會在紅細胞內繁殖,導致週期性發作的寒戰、高熱、大汗等症狀,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6.巨細胞病毒感染:感染後多數人症狀不明顯,部分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出現發熱、乏力、肝功能異常等症狀,對胎兒、移植受者等特殊人群危害較大。

7.弓形蟲病:弓形蟲經輸血感染人體後,可侵犯多種組織器官,免疫功能正常者多為隱性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出現嚴重症狀。

輸血是一項具有一定風險的治療手段,雖然目前血液篩查技術不斷進步,但仍不能完全杜絕疾病傳播風險。醫療機構會嚴格把控血液來源和檢測流程,最大程度降低風險。患者在接受輸血治療前,應與醫生充分溝通,瞭解可能存在的風險。輸血過程中及輸血後,需密切關注自身身體狀況,若出現異常症狀,應及時告知醫生進行相應處理。

相關文章
輸血可能傳播哪些疾病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