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貧血應根據營養不良、生長髮育快速、慢性疾病、失血、遺傳等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飲食、補充營養、治療基礎病、控制失血、特殊干預等。
1. 營養不良:幼兒生長髮育迅速,對營養需求高,若飲食不均衡,缺乏鐵、維生素B12、葉酸等造血原料,易引發貧血。可增加富含鐵的食物攝入,如瘦肉、動物肝臟、豆類等;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促進鐵吸收,如橙子、草莓。必要時遵醫囑用硫酸亞鐵糖漿、富馬酸亞鐵顆粒、多維鐵口服溶液。
2. 生長髮育快速:幼兒期身體發育快,血容量增加迅速,造血原料相對不足。保證飲食多樣化,適當增加含鐵及蛋白質豐富食物,如雞蛋、牛奶。定期體檢監測血常規,必要時遵醫囑補充鐵劑,如右旋糖酐鐵分散片、蛋白琥珀酸鐵口服溶液、乳酸亞鐵膠囊。
3. 慢性疾病:如慢性感染、消化系統疾病等,影響營養吸收或破壞紅細胞導致貧血。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如抗感染治療。同時加強營養支持,根據情況遵醫囑用維生素B12片、葉酸片、葡萄糖酸亞鐵糖漿。
4. 失血:外傷、腸道寄生蟲等導致慢性失血引起貧血。及時處理外傷止血,若有腸道寄生蟲,遵醫囑用驅蟲藥如阿苯達唑片、甲苯咪唑片、磷酸哌嗪寶塔糖。日常注意衛生,防止再次感染。
5. 遺傳:如地中海貧血等遺傳性貧血。根據病情採取輸血、去鐵治療等,具體治療方案需專科醫生制定。
日常要保證幼兒飲食規律、營養均衡,定期帶幼兒體檢,監測血常規變化。若出現面色蒼白、精神不佳等異常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