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缺血性腦血管病有哪些分類

發佈時間:2025-02-05 09:00:31

缺血性腦血管病常見分類有腦梗死、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腔隙性腦梗塞、腦分水嶺梗死、腦靜脈竇血栓形成等。

1. 腦梗死:是最常見的缺血性腦血管病類型,主要由於腦部血液供應障礙,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軟化。包括動脈粥樣硬化性血栓性腦梗死、腦栓塞等不同病因導致的腦部血管堵塞,進而引發相應區域腦組織損傷,出現如偏癱、失語、感覺障礙等一系列神經功能缺損症狀。

2.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由於局部腦或視網膜缺血引起的短暫性神經功能缺損發作,臨床症狀一般不超過1小時,最長不超過24小時,且不遺留神經功能缺損症狀。發作特點為起病突然,症狀多樣,如單側肢體無力、麻木、言語不利、黑矇等,常反復發作。

3. 腔隙性腦梗塞:是指大腦半球或腦幹深部的小穿通動脈,在長期高血壓等危險因素基礎上,血管壁發生病變,導致管腔閉塞,形成小的梗死灶。病灶直徑多在0.2 - 15mm之間,臨床表現多樣,部分患者可無明顯症狀,有症狀者多表現為純運動性輕偏癱、純感覺性卒中、共濟失調性輕偏癱等。

4. 腦分水嶺梗死:是指相鄰腦血管供血區之間的邊緣帶發生的腦梗死,多由於血流動力學障礙所致。常見於頸內動脈嚴重狹窄或閉塞伴全身血壓降低時,或心源性休克等情況。臨床表現因梗死部位不同而異,可出現偏癱、偏身感覺障礙、精神症狀等。

5. 腦靜脈竇血栓形成:相對少見,是由多種病因導致的腦靜脈竇內血栓形成,引起腦靜脈回流受阻、腦脊液吸收障礙,從而產生一系列顱內壓增高症狀。病因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起病可急可緩,症狀有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癲癇發作等。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適度運動、戒煙限酒等。積極控制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基礎疾病,定期體檢監測身體指標。一旦出現疑似缺血性腦血管病症狀,如突發肢體無力、言語不清等,應立即就醫,以便早診斷早治療,降低疾病帶來的不良影響。

相關文章
缺血性腦血管病有哪些分類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