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了重物手抖應根據肌肉疲勞、乳酸堆積、姿勢不當、神經系統應激、腕管綜合徵等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休息放鬆、物理緩解、調整姿勢、適當活動、就醫診治等。
1. 肌肉疲勞:搬重物時肌肉長時間處於緊張收縮狀態,過度用力後易引發疲勞,導致手抖。可通過讓手部充分休息,避免繼續提重物或進行高強度手部活動。同時進行輕柔的按摩,從手腕到手指輕輕揉捏,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還可適當熱敷,用溫熱的毛巾或熱水袋敷在手部,每次15 - 20分鐘,每天3 - 4次。
2. 乳酸堆積:搬重物過程中,肌肉進行無氧呼吸產生大量乳酸,堆積在肌肉中刺激神經,引起手抖。可通過泡熱水澡,讓全身肌肉放鬆,加速血液循環,促進乳酸代謝。也可進行適量的有氧運動,如慢走、瑜伽等,幫助身體代謝乳酸。還可補充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橙子、香蕉等,促進乳酸分解。
3. 姿勢不當:搬重物時姿勢不正確,長時間扭曲或過度伸展手臂,影響神經和血液循環,引發手抖。及時調整姿勢,保持手臂自然伸直,避免過度彎曲或伸展。工作間隙定時活動手臂和手腕,做一些簡單的伸展動作,如握拳、伸展手指等。選擇合適的工具輔助搬重物,減輕手部壓力。
4. 神經系統應激:突然搬重物,身體受到較大壓力,神經系統產生應激反應,導致手抖。嘗試深呼吸,慢慢地吸氣再緩緩呼氣,重復幾次,幫助放鬆身心。聽一些舒緩的音樂,緩解緊張情緒。進行冥想,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坐下,閉上眼睛,專注於呼吸,排除雜念。
5. 腕管綜合徵:長期搬重物可能導致腕管內壓力增高,壓迫正中神經,引發手抖。症狀較輕時,可佩戴手腕支撐護具,減輕手腕壓力。進行手腕康復訓練,如旋轉手腕、伸展手指等動作。若症狀嚴重,需就醫,遵醫囑服用甲鈷胺片、維生素B12片、雙氯芬酸鈉緩釋膠囊,同時可配合針灸、理療等治療。
搬重物後出現手抖情況,要密切關注手抖症狀是否持續或加重。若長時間未緩解、伴有疼痛加劇、麻木感等異常,應及時就醫。日常搬重物要注意量力而行,提前做好熱身,掌握正確的搬運姿勢,避免過度勞累,保護好手部和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