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運動出汗後 10 - 20 分鐘可以洗澡。
運動後立即洗澡可能會使皮膚血管擴張,血液流向體表,導致心臟和大腦供血不足,尤其對於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風險較大。通常情況下,等身體的體溫逐漸恢復正常,心跳和呼吸也平穩下來後再洗澡較為合適。如果運動強度較小,出汗不多,10 分鐘左右就可以洗澡;如果運動強度較大,出汗較多,身體較為疲勞,最好等待 20 分鐘左右,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恢復和調整。
擴展內容:除了時間因素,洗澡的水溫也很重要。水溫不宜過高或過低,過高的水溫會刺激皮膚,加重出汗後的不適感,還可能導致皮膚乾燥;過低的水溫則會使血管收縮,影響血液循環,不利於身體的恢復。一般建議水溫在 38 - 40℃之間。
日常護理及風險提示:運動後不要用冷水洗澡,以免引起感冒或肌肉痙攣。洗澡時要輕柔地擦拭皮膚,避免用力搓揉,以免損傷皮膚角質層。如果在運動後出現頭暈、乏力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洗澡,並休息片刻。同時,要保持浴室通風良好,避免在密閉的環境中洗澡時間過長,以免引起缺氧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