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腸梗阻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腹痛、嘔吐、腹脹、停止排氣排便等,以下是其詳細表現:
1. 腹痛:多為陣發性絞痛,疼痛部位多在臍周,有時可放射至腰背部等。疼痛發作時,患者常自覺有腸道蠕動感,疼痛緩解時則如常人。
2. 嘔吐:早期嘔吐多為胃內容物,隨著梗阻的加重,嘔吐物可逐漸變為黃綠色膽汁,甚至為棕褐色糞樣物等。
3. 腹脹:腹脹是急性腸梗阻的重要表現之一,多在腹痛後出現,且逐漸加重。腹脹程度與梗阻的部位及程度有關,高位腸梗阻腹脹不明顯,低位腸梗阻則腹脹明顯。
4. 停止排氣排便:完全性腸梗阻患者多會出現停止排氣排便的情況,但在不完全性腸梗阻或高位腸梗阻早期,仍可能有少量氣體和糞便排出。
5. 其他表現:如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等。嚴重的脫水可導致皮膚彈性下降、眼窩凹陷、口唇乾燥等;電解質紊亂可出現低鉀血症、低鈉血症等相應表現;休克多見於絞窄性腸梗阻等情況,表現為血壓下降、心率加快、面色蒼白等。
注意,急性腸梗阻的臨床表現可能因個體差異及梗阻的具體情況而有所不同。如果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就醫,以便明確診斷並進行相應的治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檢查方法,如腹部 X 線、CT 等,以明確梗阻的部位、程度等,從而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