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梗阻常見臨床表現主要包括腹痛、嘔吐、腹脹、停止排氣排便等。以下是其詳細表現:
1. 腹痛:多為陣發性絞痛,疼痛程度輕重不一,可伴有腹部飽脹感。疼痛常由梗阻部位以上的腸管強烈蠕動引起,間歇期可無明顯疼痛。
2. 嘔吐:早期嘔吐多為反射性,吐出物為胃內容物。隨著梗阻的加重,嘔吐物可變為腸內容物,甚至為糞樣物。嘔吐頻率和量也會逐漸增加。
3. 腹脹:是腸梗阻的重要表現之一,多呈對稱性,以梗阻部位為中心向四周蔓延。腹脹程度與梗阻的部位、程度及時間有關,高位腸梗阻腹脹不明顯,低位腸梗阻則腹脹明顯。
4. 停止排氣排便:完全性腸梗阻患者多表現為停止排氣排便,部分不完全性腸梗阻患者可仍有少量排氣排便,但排氣排便次數明顯減少。
5. 腸鳴音改變:早期可出現腸鳴音亢進,呈氣過水聲或金屬音。隨著病情的發展,腸鳴音可逐漸減弱甚至消失,提示腸麻痹。
注意事項:患者應密切觀察自身症狀的變化,如腹痛、嘔吐、腹脹等是否加重或緩解,及時向醫生反饋。同時,要保持飲食清淡、易消化,避免進食過多油膩、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腸道負擔。在治療過程中,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護理和康復,積極配合治療,以促進病情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