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直性脊柱炎與類風濕關節炎有以下區別:
發病部位:強直性脊柱炎主要累及骶髂關節及脊柱等中軸關節,類風濕關節炎多累及四肢小關節,如手、腕、足等。
疼痛特點: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常表現為下腰部疼痛、僵硬,活動後可緩解,夜間疼痛明顯;類風濕關節炎多為對稱性、持續性小關節疼痛,活動後疼痛加重。
關節畸形:強直性脊柱炎後期可出現脊柱強直、駝背等畸形,外周關節也可出現畸形,如髖關節屈曲、內收畸形等;類風濕關節炎主要導致關節畸形,如手指的天鵝頸樣畸形、紐扣花畸形等。
遺傳因素:強直性脊柱炎有明顯的遺傳傾向,與 HLA-B27 基因密切相關;類風濕關節炎的遺傳因素相對較弱,與多個基因相關。
血清學檢查: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類風濕因子RF多為陰性,HLA-B27 陽性率較高;類風濕關節炎患者 RF 陽性率較高,可伴有抗環瓜氨酸肽抗體CCP等自身抗體陽性。
影像學表現:強直性脊柱炎早期可見骶髂關節模糊、侵蝕,脊柱呈竹節樣改變;類風濕關節炎早期可見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關節間隙狹窄,晚期可出現關節面破壞、骨質稀疏等。
注意,兩者的診斷需要綜合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及影像學等多方面因素,應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診斷和治療,以避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