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生與吸煙、空氣污染、職業粉塵和化學物質、感染因素、遺傳因素等有關。
1. 吸煙:吸煙是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煙草中的焦油、尼古丁等有害物質,會損傷氣道上皮細胞,使纖毛運動減退和巨噬細胞吞噬功能降低,導致氣道淨化能力下降,引發炎症,長期作用可促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生發展。
2. 空氣污染:大氣中的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氣等,可損傷氣道黏膜,使纖毛清除功能下降,黏液分泌增加,為細菌感染創造條件。長期暴露在污染嚴重的空氣中,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風險會顯著增加。
3. 職業粉塵和化學物質:長期接觸職業粉塵及化學物質,如煙霧、過敏原、工業廢氣及室內空氣污染等,當濃度過高或接觸時間過長,均可導致氣道黏膜損傷,引發慢性炎症,進而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病幾率。
4. 感染因素:病毒、細菌和支原體等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反復的呼吸道感染會造成氣道黏膜的損傷和修復過程反復發生,導致氣道結構重塑,促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進展。
5. 遺傳因素:某些遺傳因素可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易感性。例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可導致彈性蛋白酶對肺組織的破壞作用增強,引起肺氣腫,在歐美國家較為常見,在我國相對少見。
日常生活中要盡量避免接觸危險因素,保持規律作息,適度進行呼吸鍛鍊和有氧運動,增強肺功能。定期體檢,以便早發現問題並及時干預。若出現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症狀加重,應及時就醫,按醫生建議規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