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導致的腸穿孔治療方法主要有禁食胃腸減壓、抗感染治療、營養支持治療、對症治療、手術治療等。
1. 禁食胃腸減壓:傷寒導致腸穿孔後,腸道的完整性被破壞,消化液等可能漏入腹腔引發感染等嚴重問題。禁食可減少胃腸道內容物的繼續產生,胃腸減壓能通過胃管將胃腸道內的氣體和液體吸出,降低胃腸道內壓力,減輕腸管擴張,減少消化液進一步外漏,有利於穿孔部位的愈合,防止腹腔感染進一步加重。具體操作是經鼻腔插入胃管至胃內,連接胃腸減壓器,持續吸引,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量和性質等。
2. 抗感染治療:傷寒桿菌感染引發腸穿孔,穿孔後腹腔易繼發多種細菌感染。使用抗生素能有效抑制和殺滅細菌,控制感染。常用藥物有注射用頭孢曲松鈉,它能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對革蘭氏陰性菌和部分革蘭氏陽性菌有強大抗菌活性;注射用左氧氟沙星,通過抑制細菌DNA旋轉酶的活性,阻礙細菌DNA複製,對傷寒桿菌等有良好抗菌作用;甲硝唑注射液,對厭氧菌有特效,可預防和治療腹腔內厭氧菌感染。這些藥物需嚴格按照醫生的囑託,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和患者具體情況合理使用。
3. 營養支持治療:傷寒導致腸穿孔患者往往因疾病消耗、禁食等原因,營養狀況較差。良好的營養支持能為患者提供足夠的能量和營養物質,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穿孔部位愈合和身體恢復。可通過腸外營養途徑,如靜脈輸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根據患者體重、病情等計算所需營養物質的量,精確配置營養液。也可在病情允許時,逐漸過渡到腸內營養,通過鼻飼等方式給予營養制劑。
4. 對症治療:針對患者出現的發熱、疼痛等症狀進行處理。對於發熱,當體溫超過38.5℃時,可使用對乙酰氨基酚片等藥物退熱,通過抑制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前列腺素的合成及釋放,而產生周圍血管擴張,引起出汗以達到解熱作用。對於疼痛,可根據疼痛程度,在醫生評估後合理使用止痛藥物,如鹽酸曲馬多緩釋片等,緩解患者痛苦,利於患者休息和病情恢復。同時要密切觀察患者症狀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5. 手術治療:當保守治療無效,如穿孔較大、腹腔感染嚴重、出現嚴重的腸梗阻等情況時,需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方式包括穿孔修補術,直接將穿孔部位縫合,阻止胃腸道內容物繼續外漏;若腸管病變嚴重,可能需行部分腸切除術,切除病變腸段,再進行腸吻合。手術能直接解決腸穿孔帶來的解剖結構破壞問題,清除腹腔內的感染灶和污染物,是治療嚴重腸穿孔的有效手段,但手術風險相對較高,術後需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徵、傷口愈合等情況。
治療期間要嚴格按照醫生安排進行各項操作和用藥,如實告知醫生自身症狀變化,包括腹痛、發熱、惡心嘔吐等情況。保持安靜休息,避免劇烈活動,防止加重病情。注意傷口護理,若有手術傷口,要保持清潔乾燥,防止感染。同時,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進行各項檢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