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底部疼痛可能是長期行走或站立、鞋子不合適、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跟骨骨刺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生活習慣、更換合適鞋子、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
1. 長期行走或站立:長時間行走或站立會使足跟部承受較大壓力,導致局部肌肉、筋膜疲勞,引發疼痛。日常要避免長時間行走或站立,工作中定時休息,活動腳部。每晚用熱水泡腳 15 - 20 分鐘,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疲勞。也可進行足部按摩,放鬆肌肉。
2. 鞋子不合適:鞋子過緊、過硬或鞋底缺乏彈性,會對足跟造成不良刺激,引起疼痛。選擇合適的鞋子至關重要,要挑選寬松、柔軟、有良好減震功能的鞋子。可在鞋內添加柔軟鞋墊,減輕足跟壓力。避免穿高跟鞋、硬底鞋,減少對足跟的傷害。
3. 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反復微損傷形成無菌性炎症,引發疼痛。可進行熱敷,每天 3 - 4 次,每次 15 - 20 分鐘,促進炎症吸收。也可進行拉伸訓練,如站立位足背屈拉伸。疼痛明顯時,遵醫囑口服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塞來昔布膠囊。
4. 跟腱炎:跟腱在跟骨的附著點發生無菌性炎症所致。減少跟腱的活動,避免劇烈運動。可採用超聲波治療,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疼痛嚴重時,遵醫囑外用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氟比洛芬凝膠貼膏、雲南白藥膏。
5. 跟骨骨刺:跟骨骨質增生形成骨刺,刺激周圍組織引起疼痛。症狀較輕時,可通過熱敷、按摩緩解。若疼痛劇烈,影響生活,可考慮手術治療。保守治療可遵醫囑服用抗骨增生片、骨刺平片、藤黃健骨丸。
平時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和強度。運動前做好熱身,運動後進行拉伸。若疼痛持續不緩解或加重,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