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可能是耳部疾病、噪音影響、不良生活習慣、心理因素、藥物副作用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中醫調理、改善生活方式、心理干預等。
1. 耳部疾病:外耳道耵聹栓塞、中耳炎、耳硬化症等耳部疾病都可能引發耳鳴。外耳道耵聹栓塞可由耵聹分泌過多或排出受阻引起,堵塞外耳道影響聲音傳導。中耳炎多因細菌或病毒感染,導致中耳腔炎症,影響聲音的正常傳遞。耳硬化症則是內耳骨質代謝異常。對於這些情況,中醫可採用針灸療法,針刺聽宮、聽會、翳風等穴位,促進耳部氣血運行。還可服用通竅耳聾丸、龍膽瀉肝丸、耳聾左慈丸等藥物,需遵醫囑用藥 ,以達到清熱瀉火、疏通經絡、滋陰補腎等功效,緩解耳鳴症狀。
2. 噪音影響:長期處於高分貝環境,如工廠車間、建築工地等,會損傷內耳毛細胞,導致耳鳴。噪音強度超過 85 分貝就可能對聽力造成損害。中醫建議遠離噪音環境,同時進行耳部按摩,如按摩耳周的耳門、聽宮、聽會等穴位,每次按摩 10 - 15 分鐘,每天 2 - 3 次,促進耳部血液循環。也可服用杞菊地黃丸、銀杏葉片、甲鈷胺片等藥物,遵醫囑用藥,改善內耳微循環,營養神經。
3. 不良生活習慣:經常熬夜、過度勞累、長期酗酒、抽煙等不良生活習慣會影響身體機能,導致耳鳴。熬夜會打亂人體生物鐘,影響內耳的血液供應;酗酒抽煙會損害血管和神經。中醫提倡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戒煙限酒。可通過食療輔助,如食用黑芝麻粥、核桃粥等。也可服用歸脾丸、補中益氣丸、八珍益母丸等藥物,遵醫囑用藥,調理身體氣血,改善耳鳴。
4. 心理因素:長期精神緊張、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會影響神經系統功能,引發耳鳴。心理壓力過大時,人體內分泌和神經系統失衡,影響內耳功能。中醫可通過心理疏導緩解不良情緒,配合冥想、瑜伽等放鬆身心的活動。還可服用逍遙丸、柏子養心丸、安神補腦液等藥物,遵醫囑用藥,調節情緒,寧心安神,減輕耳鳴症狀。
5. 藥物副作用:某些藥物如抗生素、利尿劑等可能有耳鳴的副作用。比如慶大霉素、鏈霉素等抗生素,長期或大量使用可能損害聽神經。若因藥物副作用導致耳鳴,應及時告知醫生,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中醫可通過辯證論治,採用中藥調理身體,如服用黃芪建中湯、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藥物,遵醫囑用藥,減輕藥物副作用對身體的影響。
日常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避免耳部受外傷和感染。飲食上多吃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適當進行體育鍛鍊,增強體質。定期進行耳部檢查,若耳鳴症狀加重或出現聽力下降等異常,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