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疝氣可能是年齡增長、肥胖、妊娠、長期便秘、腹部手術史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手術治療、改善生活習慣等。
1. 年齡增長:隨著年齡增加,盆底肌肉和組織會逐漸鬆弛,對盆腔臟器的支撐力下降,易引發盆底疝氣。可通過盆底肌鍛鍊來改善,如進行凱格爾運動,收縮盆底肌肉3秒後放鬆,重復進行。也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補中益氣丸、黃芪顆粒、參苓白術散等藥物,遵醫囑用藥,增強體質,提升肌肉力量。
2. 肥胖:體重過重會使腹部壓力長期處於較高水平,對盆底造成較大壓力,導致盆底結構受損引發疝氣。應控制飲食,減少高熱量食物攝入,增加運動量,如慢跑、游泳等,減輕體重,降低腹部壓力。
3. 妊娠:孕期子宮增大,對盆底組織產生壓迫,分娩過程也可能損傷盆底肌肉和筋膜,引發疝氣。產後要注意休息,避免過早進行重體力勞動,可進行產後康復訓練,如電刺激治療等。
4. 長期便秘:排便時過度用力會使腹壓升高,持續的高腹壓作用於盆底,易誘發疝氣。要調整飲食結構,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養成良好排便習慣,必要時可遵醫囑使用乳果糖口服液、麻仁軟膠囊、開塞露等藥物輔助排便。
5. 腹部手術史:腹部手術可能破壞盆底的正常解剖結構和組織的完整性,導致盆底薄弱,引發疝氣。若疝氣症狀較輕,可使用疝氣帶緩解,若症狀嚴重,通常需進行手術修補。
日常要避免久站、久坐和劇烈運動,保持大便通暢,防止咳嗽等增加腹壓的情況。定期復查,根據身體恢復情況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