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滯血瘀可能是長期情志不舒、缺乏運動、外傷、寒邪侵襲、年老體弱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節情緒、適當鍛鍊、活血化瘀、散寒溫經、調養身體等。
1. 長期情志不舒:長期處於抑鬱、焦慮、憤怒等不良情緒中,會使氣機運行不暢,導致氣滯血瘀。日常要學會調節情緒,保持心情舒暢,可通過聽音樂、看電影、與朋友聊天等方式緩解不良情緒。也可遵醫囑服用逍遙丸、柴胡疏肝散顆粒、木香順氣丸等藥物來疏肝理氣、調節情志。
2. 缺乏運動:運動量過少會使氣血運行緩慢,易造成氣滯血瘀。應適當增加運動量,如散步、慢跑、瑜伽、太極拳等有氧運動,促進氣血流通。還可配合按摩,促進局部氣血運行。必要時遵醫囑服用血府逐瘀膠囊、復方丹參片、三七通舒膠囊等藥物活血化瘀。
3. 外傷:跌打損傷等外傷會使局部氣血運行受阻,形成氣滯血瘀。受傷後應及時處理傷口,早期冷敷減少出血腫脹,後期熱敷促進瘀血吸收。可遵醫囑外用雲南白藥膏、紅花油、消腫止痛酊等藥物,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
4. 寒邪侵襲:寒邪凝滯,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而氣滯血瘀。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在寒冷季節,避免寒邪入侵。可通過艾灸、熱敷等方式溫經散寒,促進氣血運行。也可遵醫囑服用艾附暖宮丸、金匱腎氣丸、小活絡丸等藥物溫陽散寒、活血化瘀。
5. 年老體弱: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下降,氣血運行無力,易出現氣滯血瘀。平時要注意調養身體,保證充足睡眠,飲食上多吃一些補氣血的食物,如紅棗、桂圓、黑芝麻等。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八珍益母丸、人參歸脾丸、十全大補丸等藥物補益氣血、調理身體。
日常要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飲食上少吃生冷油膩辛辣食物。根據自身情況適度運動,定期復查身體狀況,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