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性氣胸可能是胸部外傷、肺部基礎疾病、醫源性操作失誤、劇烈咳嗽、航空潛水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胸腔閉式引流、手術治療、藥物輔助等。
1. 胸部外傷:胸部受到銳器刺傷、車禍撞擊等導致胸壁破損,空氣進入胸腔且無法排出,形成張力性氣胸。對於此類情況,需迅速封閉胸壁傷口,採用凡士林紗布等進行包扎。若氣胸嚴重,需緊急進行胸腔閉式引流,將胸腔內氣體引出,緩解胸腔壓力。必要時進行手術修復破損組織。
2. 肺部基礎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導致肺泡破裂,氣體進入胸腔引發張力性氣胸。治療時,首先要積極控制基礎疾病,遵醫囑使用沙丁胺醇氣霧劑、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氨茶鹼緩釋片,改善肺部通氣功能。同時根據氣胸情況,進行胸腔閉式引流或手術治療。
3. 醫源性操作失誤:在進行胸腔穿刺、氣管插管等操作時,若操作不當,可能損傷肺部組織,引起張力性氣胸。一旦發生,需立即停止相關操作,評估氣胸嚴重程度。輕度氣胸可先觀察,必要時進行胸腔閉式引流。嚴重時需手術修復受損組織。
4. 劇烈咳嗽:劇烈咳嗽時胸腔內壓力急劇升高,可能導致肺泡破裂,引發張力性氣胸。要先緩解咳嗽症狀,遵醫囑使用右美沙芬糖漿、氨溴索口服液、復方甘草片。同時根據氣胸情況,採取相應的引流或手術措施。
5. 航空潛水:在航空飛行或潛水過程中,外界壓力變化較大,導致肺部壓力失衡,引發張力性氣胸。發生後需盡快降低胸腔壓力,進行胸腔閉式引流。恢復後要注意避免再次處於類似環境。
治療期間要多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用力咳嗽,保持大便通暢,防止用力排便增加胸腔壓力。按照醫生要求定期復查胸部影像學檢查,以便及時瞭解恢復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