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頭潰瘍可能是乳頭清潔不當、寶寶吸吮姿勢不正確、乳頭外傷、局部感染、過敏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保持清潔、糾正姿勢、處理傷口、抗感染、抗過敏等。
1. 乳頭清潔不當:哺乳期若不注意乳頭清潔,污垢堆積易引發潰瘍。日常需用溫水輕柔清洗乳頭,保持其清潔衛生,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清潔產品。清洗後用柔軟毛巾輕輕擦乾,保持乳頭乾爽。
2. 寶寶吸吮姿勢不正確:寶寶含接乳頭方式不對,過度用力吸吮,易損傷乳頭導致潰瘍。要幫助寶寶掌握正確吸吮姿勢,讓寶寶張大嘴巴含住大部分乳暈,而非僅含乳頭。若已潰瘍,可在哺乳後塗抹羊毛脂膏,如美德樂羊毛脂乳頭膏,促進愈合。
3. 乳頭外傷:衣物摩擦、外力碰撞等可能造成乳頭外傷,進而引發潰瘍。選擇柔軟、舒適的哺乳內衣,減少摩擦。若有小傷口,可遵醫囑塗抹紅霉素軟膏、莫匹羅星軟膏、康復新液,促進傷口愈合。
4. 局部感染:細菌、真菌等病原體入侵乳頭,引發感染導致潰瘍。保持乳頭清潔同時,若為細菌感染,可遵醫囑口服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羅紅霉素片抗感染;若是真菌感染,需遵醫囑使用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制霉菌素片。
5. 過敏:接觸某些過敏原,如內衣材質、護膚品等,可能引起乳頭過敏潰瘍。需明確並遠離過敏原,更換合適內衣。症狀較輕可局部塗抹爐甘石洗劑,較重時遵醫囑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
哺乳期出現乳頭潰瘍,要密切觀察症狀變化。若潰瘍長時間不愈合、出現紅腫熱痛加劇或伴有發熱等全身症狀,應及時就醫。同時,注意正確哺乳,防止症狀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