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臉黃眼睛也黃可能是生理性黃疸、母乳性黃疸、溶血性黃疸、感染性黃疸、阻塞性黃疸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光照療法、藥物治療、換血療法等。
1. 生理性黃疸:新生兒出生後,體內紅細胞破壞增多,肝臟處理膽紅素能力有限,導致膽紅素在體內堆積出現黃疸。一般在出生後2 - 3天出現,4 - 6天達到高峰,7 - 10天逐漸消退。足月兒血清膽紅素一般不超過12.9mg/dL,早產兒不超過15mg/dL。通常無需特殊處理,加強餵養,多吃多排,促進膽紅素排出即可。
2. 母乳性黃疸:因吃母乳導致黃疸持續不退。一般在出生後3 - 8天出現,可持續2 - 3個月。暫停母乳餵養3 - 5天,黃疸可明顯減輕,再恢復母乳餵養,黃疸可能稍有反復,但一般不會超過原來程度。若黃疸較重,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茵梔黃顆粒、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布拉氏酵母菌散,遵醫囑用藥。
3. 溶血性黃疸:母嬰血型不合,母親體內抗體進入胎兒體內,破壞胎兒紅細胞,導致黃疸。常見於ABO血型不合或Rh血型不合。症狀出現早且重,可伴有貧血等。光照療法是常用方法,嚴重時可能需換血療法,同時可遵醫囑使用白蛋白注射液、丙種球蛋白注射液、碳酸氫鈉注射液。
4. 感染性黃疸: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感染,使肝臟功能受損,膽紅素代謝異常。如新生兒敗血症等。積極控制感染,根據病原體選擇合適抗生素,如頭孢曲松鈉注射液、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顆粒、阿奇霉素乾混懸劑,遵醫囑用藥,同時配合光照療法。
5. 阻塞性黃疸:多因先天性膽道閉鎖等引起,膽汁排泄不暢,膽紅素反流入血。黃疸進行性加重,大便顏色變淺,甚至呈白陶土樣。需手術治療解除梗阻,術後根據情況進行相應護理和治療。
密切觀察嬰兒黃疸變化情況,包括黃疸程度、範圍、消退情況等,還要注意嬰兒精神狀態、吃奶情況、大小便顏色等。若黃疸加重或出現精神萎靡、拒奶等異常表現,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