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環境污染對人群的慢性危害有哪些

發佈時間:2025-02-05 16:56:05
任毅副主任醫師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

環境污染對人群的慢性危害有非特異性影響、致癌作用、致畸作用、致突變作用、免疫功能受損等。

1. 非特異性影響:

環境污染可引起人群中一般健康狀況的下降,表現為人群抵抗力下降、勞動能力降低等。例如長期暴露在受污染的空氣中,可能會經常感到疲倦、乏力,容易患上感冒、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2. 致癌作用:

環境中的許多化學物質、放射性物質等都具有致癌性。如多環芳烴類化合物、石棉等,長期接觸這些致癌物,可引發人體細胞發生癌變,導致各種癌症的發生,像肺癌、胃癌、肝癌等,嚴重威脅的生命健康。

3. 致畸作用:

某些環境污染物可影響胚胎的正常發育,導致胎兒畸形。如孕婦在孕期接觸到有機汞、農藥等有害物質,可能會使胎兒出現先天性心臟病、無腦兒、脊柱裂等畸形,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沈重負擔。

4. 致突變作用:

環境中的誘變劑可引起生物體遺傳物質發生突變。如電離輻射、某些化學藥品等,可導致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畸變,這種突變可能會遺傳給下一代,影響後代的健康。

5. 免疫功能受損:

環境污染可對人體的免疫系統產生不良影響,使人體免疫功能下降。例如,一些重金屬污染物可干擾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使人體更容易受到病原體的侵襲,增加患病的風險。

為了減少環境污染對健康的慢性危害,應增強環保意識,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如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綠色出行等。同時,政府和相關部門應加強環境監管,嚴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共同營造健康的生活環境。

相關文章
環境污染對人群的慢性危害有哪些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