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統感染、泌尿系統結石、泌尿系統結核、腎小球腎炎、腎乳頭壞死等疾病均可引起膿尿。
1. 泌尿系統感染:泌尿系統感染是引起膿尿最常見的原因。主要是細菌侵入尿路,在尿路中生長繁殖,引發炎症反應。常見的有腎盂腎炎、膀胱炎等。腎盂腎炎除了有膿尿外,還常伴有發熱、腰痛、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膀胱炎則主要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徵,一般無發熱、腰痛。
2. 泌尿系統結石:結石會導致尿路黏膜損傷,容易合併感染,從而出現膿尿。比如腎結石、輸尿管結石等。患者常伴有腰腹部絞痛,疼痛劇烈,呈陣發性發作,還可能出現血尿,部分患者會有惡心、嘔吐等症狀。
3. 泌尿系統結核:多由腎結核引起,結核菌侵犯泌尿系統,造成組織破壞和炎症反應。早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狀,膿尿也較為常見,尿液可呈米湯樣混濁,還可能伴有低熱、盜汗、消瘦等全身症狀。
4. 腎小球腎炎:部分腎小球腎炎患者也可能出現膿尿。這是由於腎小球的炎症損傷,導致腎臟的濾過功能異常,一些炎症細胞等滲出到尿液中。患者常伴有蛋白尿、血尿、水腫、高血壓等表現。
5. 腎乳頭壞死:相對較為罕見。主要是由於腎乳頭部位的缺血、壞死,繼發感染而引起膿尿。常見於糖尿病、尿路梗阻等疾病基礎上。患者可有發熱、寒戰、腰痛等症狀。
當出現膿尿時,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的檢查,如尿常規、尿培養、泌尿系統超聲等,明確病因後,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