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病的傳染源是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動物。具體如下:
1.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患者在潛伏期一般不具有傳染性,在發病後具有傳染性,尤其是在出現症狀後的早期,病毒載量較高,傳染性較強。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如唾液、精液、陰道分泌物等、排泄物如糞便、尿液等中都可能含有大量病毒,可通過直接接觸、間接接觸等方式傳播給他人。例如,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救治過程中,如果沒有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就容易被感染。
2.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動物:一些野生動物被認為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比如果蝠。果蝠可以攜帶病毒但不發病,當人類接觸到感染病毒的果蝠,或者食用了被病毒污染的果蝠肉等,就有可能被感染。黑猩猩、大猩猩等靈長類動物也可能感染埃博拉病毒,它們在感染後也會成為傳染源,當人類與這些患病動物密切接觸時,就存在感染風險。
埃博拉病毒傳染性強,危害極大。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接觸可能攜帶病毒的動物及其製品,不去疫情高發地區。若身處疫情地區,要嚴格遵守當地的防控措施,做好個人防護,如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止病毒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