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驗凝血功能主要檢查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凝血酶時間、纖維蛋白原含量等。
1. 凝血酶原時間: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徑的功能。是在受檢血漿中加入組織凝血活酶和鈣離子,觀察血漿凝固所需的時間。正常範圍通常在11 - 13秒,超過正常對照3秒以上為異常。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常見於維生素K缺乏、嚴重肝病、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縮短可見於血液高凝狀態,如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早期、心肌梗死等。
2.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主要反映內源性凝血途徑的功能。是在受檢血漿中加入部分凝血活酶和鈣離子,觀察血漿凝固所需的時間。正常範圍一般在32 - 43秒,較正常對照延長10秒以上為異常。延長常見於血友病、維生素K缺乏症、嚴重肝臟疾病等;縮短見於高凝狀態,如血栓性疾病等。
3. 凝血酶時間:用於檢測凝血第三階段的功能。是在受檢血漿中加入標準化的凝血酶溶液,測定血漿凝固所需的時間。正常範圍為16 - 18秒,超過正常對照3秒以上為異常。延長見於肝素增多或類肝素抗凝物質存在、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增多等。
4. 纖維蛋白原含量:是血漿中的一種重要凝血因子。正常範圍在2 - 4g/L。增高常見於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等;降低見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原發性纖溶症等。
凝血功能檢查結果受多種因素影響,如藥物、飲食等。檢查前應避免服用影響凝血的藥物,保持正常飲食和作息。若檢查結果異常,應結合臨床症狀進一步檢查,以明確病因,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相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