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的臨床表現有乏力、食慾減退、肝區不適、黃疸、肝掌蜘蛛痣等。
1.乏力:患者常感到疲倦、無力,即使經過充分休息也難以恢復。因為肝臟功能受損,影響了身體的能量代謝和營養物質的合成與利用,導致肌肉等組織得不到足夠的能量供應,從而出現乏力症狀。日常活動如行走、爬樓梯等都會讓患者覺得比以往更加吃力。
2.食慾減退:肝臟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參與膽汁的分泌和多種消化酶的合成。慢性肝炎時,肝臟功能異常,膽汁分泌和消化酶合成減少,影響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導致患者食慾下降,對油膩食物尤為反感,進食後還可能出現腹脹、惡心等不適。
3.肝區不適:肝臟位於右上腹,慢性肝炎患者可能會感到肝區隱痛、脹痛或鈍痛。這是由於肝臟炎症刺激肝包膜上的神經所致。疼痛程度因人而異,有些患者可能只是偶爾出現輕微不適,而有些患者則疼痛較為明顯,影響日常生活。
4.黃疸:部分慢性肝炎患者會出現黃疸,表現為皮膚和鞏膜發黃。因為肝臟對膽紅素的代謝功能發生障礙,導致血液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膽紅素沈積在皮膚和鞏膜等組織中,使其發黃。同時,患者的尿液顏色也可能加深,如濃茶色。
5.肝掌蜘蛛痣:相對較為罕見。肝掌表現為手掌大小魚際處皮膚出現片狀充血,加壓後褪色;蜘蛛痣則是在面部、頸部、上胸部等部位出現形似蜘蛛的血管痣,中心為一個小紅點,周圍有放射狀的小血管分支。其發生與肝臟對雌激素的滅活作用減弱有關。
慢性肝炎患者應定期復查肝功能、肝臟超聲等相關檢查,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避免飲酒和過度勞累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以控制病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