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胃癌與胃癌通常不一樣。
殘胃癌是指因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切除術後5年以上,殘胃內發生的原發癌。其發病原因主要與胃內環境改變、膽汁反流、胃黏膜反復炎症刺激等因素有關。胃大部切除術後,胃的正常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發生改變,膽汁、胰液等持續反流至殘胃,對胃黏膜產生損傷,長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可導致胃黏膜上皮細胞異型增生,進而發展為殘胃癌。殘胃癌的臨床表現與一般胃癌有相似之處,如腹痛、腹脹、消瘦、嘔血、黑便等,但由於殘胃的特殊解剖結構,其診斷和治療相對複雜。
胃癌則是泛指發生於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病因較為複雜,可能與幽門螺桿菌感染、不良飲食習慣、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等多種因素有關。胃癌可發生於胃的任何部位,其病理類型多樣,包括腺癌、鱗癌、未分化癌等。胃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上腹部疼痛、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等症狀。
在治療方面,殘胃癌由於殘胃的局部解剖結構改變,手術難度較大,切除範圍和方式的選擇更為複雜。而胃癌的治療則根據腫瘤的分期、病理類型等因素綜合選擇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等多種治療手段。
對於有胃大部切除手術史的患者,應定期進行胃鏡檢查,以便早期發現殘胃癌。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戒煙限酒等,對預防殘胃癌和胃癌都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