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肺炎不能單純通過血常規查出來,但血常規檢查對肺炎的診斷有一定輔助作用。
血常規主要是通過觀察血細胞的數量變化及形態分布來判斷血液狀況及疾病。在肺炎的診斷中,雖然血常規不能直接確診肺炎,但能提供一些有價值的線索。比如,細菌感染引起的肺炎,血常規中白細胞總數通常會升高,中性粒細胞比例也會增加,因為身體在受到細菌侵襲時,免疫系統會動員白細胞尤其是中性粒細胞來對抗細菌,所以它們的數量會相應增多。而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白細胞總數可能正常或偏低,淋巴細胞比例可能會升高,這是由於病毒感染引發的免疫反應特點所決定的。
僅僅依靠血常規的這些變化不能確診肺炎。因為其他疾病也可能導致類似的血常規改變,比如一些全身性的感染、血液系統疾病等。肺炎的確診還需要結合患者的臨床症狀,如發熱、咳嗽、咳痰等,以及胸部影像學檢查,如胸部X光或CT等,影像學檢查能夠直接觀察肺部是否存在炎症病變,這是診斷肺炎的重要依據。
在進行相關檢查時,應向醫生詳細描述自身症狀和病史,配合醫生完成各項檢查,以便準確診斷病情,及時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