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動症即小兒抽動穢語綜合徵,其判斷方法有瞭解疾病史、觀察症狀和體徵、進行實驗室檢查、進行核磁共振成像檢查等。
1.瞭解疾病史:小兒抽動穢語綜合徵是一種起病於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的神經精神障礙性疾病,通常發病年齡在2至15歲之間。在判斷時,首先要詳細詢問患兒的既往病史,包括家族中是否有類似疾病的遺傳史,以及患兒在發病前的行為變化、學習壓力、生活環境等因素。這些因素有助於醫生初步判斷患兒是否存在患病風險。
2.觀察症狀和體徵:該病症的特徵主要為不自主的、突發的、快速的、重復的、無節律性的多部位、形式多樣的運動性抽動,伴一種或多種爆發性的、不自主的發聲和穢語。抽動症狀可在緊張、焦慮、生氣、驚嚇、興奮、疲勞、被人提醒或伴發感染時加重。常見的運動性抽動包括眨眼、噘嘴、點頭、聳鼻等,逐漸發展到頸部、肩部、肢體和軀乾,可出現投擲動作、踢腿、腹肌收縮等。
3.進行實驗室檢查:通過血鉛測定、抗鏈球菌溶血素“O”、銅藍蛋白等項目的檢查,可以排查相關病因,如鉛中毒、鏈球菌感染等,這些病因可能與小兒抽動穢語綜合徵的發病有關。雖然這些檢查並非特異性診斷,但能為醫生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
4.進行核磁共振成像檢查:有助於發現腦部結構異常,對於排除其他器質性病變具有重要意義。在某些小兒抽動穢語綜合徵的患兒中,檢查可能顯示雙側尾狀核、豆狀核較正常對照組小,且雙側基底節不對稱。
確診為小兒抽動穢語綜合徵的患兒,家長和醫護人員應給予充分的關注和支持。要保持患兒的作息規律,避免過度疲勞和緊張情緒的刺激。其次,要鼓勵患兒進行適當的體育鍛鍊和放鬆訓練,以緩解抽動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