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開放可能需要採取局部封閉和電針刺激治療,也可以採取齶帆張肌腱松解術或咽鼓管異常開放手術等方式治療。
1.局部封閉和電針刺激:咽鼓管開放可能是由於萎縮性鼻炎、咽炎、放療後鼻咽黏膜萎縮、重症肌無力、過度精神緊張等因素所導致的,比較常見的症狀是低音耳鳴和自聽過強。如果出現了功能障礙的情況,可能需要採取局部封閉和電針刺激的方式治療。
2.齶帆張肌腱松解術:用利多卡因作局部黏膜下浸潤及齶大孔神經阻滯麻醉,在軟硬齶交界處,在第八磨牙槽後內做小弧形切口,分離翼突。把外後側肌腱推移到翼突的內前方,使齶帆張肌鬆弛,用絲線將肌腱固定於翼突後方,咽口放鬆後會關閉。
3.咽鼓管異常開放手術:在硬軟齶交界處,第3磨牙後內側做弧形切口,用絲線將肌腱固定縫合在翼突前方,能長期保持咽口鬆弛,幫助恢復咽鼓管閉合狀態。
為了預防咽鼓管開放,平時需要加強營養,還需要積極治療鼻咽部疾病,避免過度緊張和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