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輕微的耳石症不可怕,如果症狀比較嚴重則需要引起注意,並積極進行治療,以免耽誤救治。
耳石症是比較常見的外周性前庭疾病。一般是由於姿勢不當或疾病原因、精神緊張、過度疲勞、頭部撞擊等原因引起,導致內耳前庭中的耳石脫落移位到半規管,是比較常見的眩暈疾病。患者會出現短暫眩暈並伴眼球震顫、聽力下降、耳悶等表現。本病具有自限性,部分患者可能會在發病數天或數月後出現自愈,因此該疾病不屬於嚴重的疾病,不可怕。
如果耳石症發病期間伴隨比較嚴重的耳鳴、耳聾、共濟失調等症狀,如不及時治療很容易引起思維下降、頭痛、痴呆、腦血栓、腦出血、半身不遂、中風偏癱,甚至猝死等情況,所以出現上述症狀時要給予足夠的重視,並積極治療。可以選擇復位治療,可以採取前庭康復訓練,提高前庭適應功能。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用鹽酸倍他司汀片、銀杏葉提取物片等改善內耳微循環的藥物。對於反復遷延不愈的患者,則考慮手術治療。
雖然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不是嚴重的疾病,但是症狀可能反復,建議及時就醫,遵醫囑正規治療。治療的同時,減少高空作業或開車,注意清淡飲食,有助於減少不必要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