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的治療方法包括調整飲食、藥物治療、根除幽門螺桿菌、心理治療、手術治療等。
1.調整飲食:胃炎患者的胃黏膜處於較為脆弱的狀態,調整飲食能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應規律進食,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減輕胃部消化負擔。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軟麵條等,這些食物不會給胃帶來過多壓力。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像辣椒、油炸食品、咖啡等,此類食物會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同時,要戒煙戒酒,煙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會損害胃黏膜,戒煙戒酒有助於胃黏膜的修復。
2.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是胃炎治療的重要手段。對於胃酸分泌過多的患者,可使用抑酸劑,如奧美拉唑腸溶膠囊,能抑制胃酸分泌,減輕胃酸對胃黏膜的侵蝕;雷貝拉唑鈉腸溶片,能快速抑制胃酸,保護胃黏膜;蘭索拉唑片,可有效減少胃酸分泌量。胃黏膜保護劑也常被使用,比如鋁碳酸鎂咀嚼片,能中和胃酸,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護膜;枸櫞酸鉍鉀膠囊,可在胃黏膜上形成一層鉍鹽保護膜;膠體果膠鉍膠囊,能增強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促胃腸動力藥如多潘立酮片、莫沙必利分散片、伊托必利膠囊等,可促進胃腸蠕動,改善消化不良症狀,遵醫囑用藥能有效緩解胃炎症狀。
3.根除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是導致胃炎的常見原因之一,根除幽門螺桿菌能有效治療胃炎。幽門螺桿菌會在胃內大量繁殖,損傷胃黏膜的保護屏障,引發炎症。通常採用質子泵抑制劑、鉍劑和抗生素聯合的方法,如阿莫西林膠囊、克拉霉素片、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遵醫囑按療程服用,可有效殺滅幽門螺桿菌,消除病因,促進胃黏膜修復,從而達到治療胃炎的目的。
4.心理治療:長期的精神壓力、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會影響胃部的正常蠕動和消化液分泌,加重胃炎症狀。通過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幫助患者調整心態,改變不良的思維和行為模式,緩解精神壓力。放鬆訓練,如深呼吸、冥想等,能使患者身心放鬆,減少因精神因素對胃部的不良影響,有助於胃炎的恢復。
5.手術治療:一般胃炎較少採用手術治療,只有在胃炎發展到嚴重階段,如出現胃穿孔、大量難以控制的出血等緊急情況時才考慮。手術方式根據具體病情而定,如穿孔修補術、胃部分切除術等。手術目的是解決緊急併發症,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輓救患者生命,但手術風險較大,術後也需要較長時間恢復和精心護理。
胃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因為熬夜會影響胃部的正常修復。飲食上嚴格遵循調整飲食的原則,定時定量進食。同時,要按照醫生的囑咐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瞭解病情的恢復情況,確保胃炎得到有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