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側瞳孔不等大常見於小腦幕切跡疝,小腦幕切跡疝是幕上的顳葉的海馬旁回、鈎回通過小腦幕切跡被推移至幕下,或小腦蚓部及小腦前葉從幕下向幕上疝出誘發的腦疝類型。
腦疝並不是獨立性病變,而是正常建立在顱腔佔位性病變基礎上出現的併發症。顱腔佔位性病變會導致顱內壓變化,並造成部分腦組織、神經和血壓受到壓迫,進而誘發腦脊液循環障礙,導致腦疝病發。根據腦疝發病部位不同,腦疝分為三大類型,分別是小腦幕切跡疝、枕骨大孔疝、大腦鐮下疝。
雙側瞳孔不等大常見於小腦幕切跡疝,小腦幕切跡疝初期表現為患病一側瞳孔略微縮小、光反應遲鈍。之後患病一側瞳孔逐漸擴大,呈現出不規則狀態,直接和間接光反應消失,但對側瞳孔仍處於正常狀態,之所以會如此,與患側動眼神經受到壓迫、牽拉有關。除雙側瞳孔不等大外,小腦幕切跡疝還可出現顱內壓增高、意識改變、運動障礙等多個症狀。
小腦幕切跡疝不及時進行治療,病情持續發展可導致血壓下降、心臟停止搏動並死亡。出現雙側瞳孔不等大時,應及時和主治醫生溝通,檢查確診後對症治療。常見治療方式有快速靜脈輸注高滲降顱內壓藥物、姑息性手術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