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狼瘡分為盤狀紅斑狼瘡、系統性紅斑狼瘡兩種類型,均會累及到12歲兒童的健康,前者得到針對性治療,其生存期與正常人相似。而後者得到治療後可以正常生活,但生存時間與患病的年限有關,不能一概而論。
紅斑狼瘡是一種反復發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起因與遺傳因素、藥物因素以及感染因素有關,在臨床上可分為盤狀紅斑狼瘡、系統性紅斑狼瘡不同的類型。而盤狀紅斑狼瘡可導致兒童的頭面部產生散在的紅色斑塊,可採用硫酸羥氯喹片、環磷酰胺片等藥物治療,及時處理能夠控制病情的進展,其生存期與正常人基本相似,較少產生全身多系統損害,因此不會影響到生存期及生活質量。
而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血清當中存在有大量抗體,其免疫復合物沈積在小血管,容易引發血管炎的病理損害,可累及到多器官功能。大多數兒童可以長期帶病存活,具體的存活時間與病情程度、發病時間有密切關係,一般在得到治療的情況下患病1年的存活率可達到96%以上,而患病5年的存活率可達到90%以上,因此在發病後需重視治療工作。
兒童一旦出現紅斑狼瘡的症狀,應當遵醫囑服藥,切記不能擅自增減或者是停藥,並且要定期去醫院復診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