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腔鏡手術併發症的防治:
1.出血:子宮出血的高危因素包括子宮穿孔、動靜脈瘻、子宮頸妊娠、剖宮產瘢痕部位妊娠、凝血功能障礙等。當切割病灶過深,達到黏膜下5-6mm的子宮肌壁血管層易導致出血。出血的處理方案應依據出血量、出血部位、範圍和手術種類確定,如使用縮宮素、米索前列醇等宮縮劑,留置球囊;
2.子宮穿孔:引起子宮穿孔的高危因素包括子宮頸狹窄,子宮頸手術史,子宮過度屈曲,宮腔過小,擴宮力量過強,哺乳期子宮等。一旦發生子宮穿孔,立即查找穿孔部位,確定鄰近臟器有無損傷,決定處理方案。如患者生命體徵平穩,穿孔範圍小,無活動性出血及臟器損傷時,可使用縮宮素及抗生素保守觀察治療;如穿孔範圍大、可能傷及血管或有臟器損傷時,應立即手術處理;
3.過度水化綜合徵:由灌流介質大量吸收引起體液超負荷和稀釋性低鈉血症所致,如診治不及時,將迅速出現急性肺水腫、腦水腫、心肺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相應的處理措施包括吸氧、糾正電解質紊亂和水中毒、處理急性左心功能衰竭,防治肺和腦水腫;
4.其他:如氣體栓塞、感染、宮腔或子宮頸管粘連等。若有發生,做相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