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病毒性腦炎來說,通過中醫進行治療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選擇,但很少有人知道中醫在治療病毒性腦炎過程中通過甚麼方法進行治療。下面就說說中醫如何治療病毒性腦炎?
病毒性腦炎是指多種病毒引起的顱內急性炎症,屬於中醫痙病,溫病,暑溫等範疇,中醫認為本病多因濕熱或濕熱病邪外襲,逆傳心營所致。中醫對於本病,按衛氣營血辨證治療具有較肯定的臨床效果。
治宜清氣透熱,芳化透邪。用石膏知母湯加減:石膏25克,黃連6克,黃芩9克,黃柏6克,知母9克,銀花連翹各9克,薄荷6克(後下),水煎服。
若熱重者加梔子(剝皮)2克,魚腥草6克以清瀉肺熱,涼血解毒;惡寒重者加制附子3克溫陽固表;自汗甚者加浮小麥6克,煅牡蠣15克以收斂止汗;頭痛項強者或抽搐者加鈎藤9克,地龍3克,全蠍(研細末)0.5克(沖服)以熄風止痙,通絡止痛;兼濕邪者加藿香9克,佩蘭5克,茯苓9克,木通3克以芳香化濕,和胃止嘔;便秘者加生大黃6克以攻積導滯。
中成藥可選用普濟回春丸,每次一丸(一歲以內減半),每日兩次;或消風丸,每次一丸,每日1~2次;或甘露消毒丹,每次6~12克,每日1~2次;或時疫清瘟丸,每次兩丸,每日兩次。
氣營兩燔證
症見壯熱多汗,躁擾不寧,頭痛劇烈,譫語驚厥,頻頻嘔吐,神志昏沈,頸項口噤,唇焦口乾,四肢抽搐,目上視或直視,便乾尿赤,舌紅降,苔黃而乾或無苔而光,脈細數或弦數,指紋紫紅。
治宜清氣涼營,養陰化瘀。以清瘟敗毒飲加減:生石膏15克,生地黃15克,知母9克,連翹9克,赤芍9克,黃連3克,黃芩9克,僵蠶9克,紫花地丁15克,郁金6克,板藍根9克,水煎服。
若高熱不退者重用石膏及大青葉以清熱瀉火,涼血;頭痛甚者或抽搐者加全蠍0.5克(研細末沖服),蜈蚣一條(研細末沖服),白芷10克,蜂房6克以祛風,鎮痙止痛;神疲者加黃芪12克,黨參6克以益氣;兼血瘀者加丹參12克,三七9克以活血化瘀;口臭便秘者加大承氣湯以通腑洩熱;兼濕者加茵陳15克,滑石以導熱利濕;目眩者加菊花以明目。
中成藥可選用保赤一粒金,每次3~24粒(根據歲數),每日兩次;或珠黃散,每次0.6克(一歲以內酌減),每日兩次;或牛黃鎮驚散,每次0.15~0.5克,每日兩次;或神犀丸,大丸每次一丸(打碎服用),小丸每次6~9克,每日1~2次。
營血兩燔證
症見面色紫暗,昏迷,頸項強直,四肢抽搐,角弓反張,煩熱不退,入夜尤甚,兩目上視,瞳仁無反應,牙關緊閉,四末厥冷,皮膚發斑,二便失禁,唇舌紫暗,舌絳紅或紫絳,脈弦數或沈浮不起,指紋紫暗,直達命關。
治宜醒神開竅,清營涼血,鎮肝熄風。取羚羊鈎藤湯加減:水牛角(先煎)9~15克,茯苓9克,生地黃12克,玄參12克,鈎藤9克,甘草3克,生石膏20克,郁金6克,石菖蒲6克,赤芍9克,麥冬15克,羚羊角(研細末沖服)1.5克,水煎服。
若昏迷者立即取人參20克,急煎,取參汁送服安宮牛黃丸;熱象明顯者加黃芩9克,梔子(剝皮)3克以清熱瀉火,解毒涼血;心煩易怒者加白芍9克,牡丹皮12克以清肝瀉火;瘀血重者加桃仁6克,紅花9克以活血祛瘀;頭暈眼花者加夏枯草15克,菊花9克以平肝熄風明目;四末厥冷者加制附子3克,桂枝3克,細辛1.5克以溫陽散寒。
中成藥可選用安宮牛黃丸,每次二分之一至一丸,每日1~2次;或玉樞丹,每次1.5~3克,每日兩次;或紫雪散,每次1.5~3克,每日兩次;或雷擊散,每次3~6克(可用0.2克吹鼻取嚏),每日兩次。
中醫通過上述的方法治療病毒性腦炎,對於病毒性腦炎的患者來說,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其中的幾個方法試一下如果見效則繼續服用。在運用上述方法治療疾病的同時,按照醫生的要求控制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