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頰骨痛可能是外傷、顳下頜關節紊亂、牙周炎、鼻竇炎、三叉神經痛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
1. 外傷:因碰撞、擊打等導致臉頰骨受傷引發疼痛。若為軟組織損傷,早期可冷敷以減輕腫脹疼痛,48小時後熱敷促進血液循環。若有骨折,需根據骨折嚴重程度,採取保守治療如佩戴頜骨固定裝置,或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同時遵醫囑服用三七傷藥片、跌打丸、雲南白藥膠囊等促進恢復。
2. 顳下頜關節紊亂:長期偏側咀嚼、咬合不良等可引發。可進行熱敷、按摩、理療等緩解疼痛和肌肉緊張。糾正不良咀嚼習慣,必要時佩戴咬合板調整咬合關係。疼痛明顯時遵醫囑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萘普生片等止痛。
3. 牙周炎:細菌感染引發牙周組織炎症波及臉頰骨。需進行牙周治療,如洗牙、刮治去除牙結石和牙菌斑。局部使用碘甘油、米諾環素凝膠等藥物消炎。嚴重時遵醫囑口服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控制感染。
4. 鼻竇炎:鼻竇炎症刺激周圍組織可引起臉頰骨牽涉痛。使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保持鼻腔通暢。應用布地奈德鼻噴霧劑、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減輕炎症。必要時遵醫囑口服桉檸蒎腸溶軟膠囊等促進鼻竇分泌物排出。
5. 三叉神經痛:病因不明,疼痛劇烈。可採用藥物治療,遵醫囑服用卡馬西平片、奧卡西平片、加巴噴丁膠囊緩解疼痛。藥物治療無效時可考慮手術治療,如微血管減壓術。
日常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面部過度勞累和外傷,保持口腔清潔,積極治療口腔疾病和鼻腔疾病,定期復查,根據恢復情況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