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常規體檢項目包含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功能檢查等。
1. 體格檢查:通過視、觸、叩、聽等基本方法對身體各部位進行檢查,如檢查身高、體重、血壓,查看五官、頸部、胸部、腹部等是否存在異常體徵,初步瞭解身體的健康狀況。
2. 實驗室檢查:涵蓋血常規、尿常規、生化檢查等。血常規可瞭解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情況,輔助診斷貧血、感染等;尿常規檢查尿液的顏色、透明度、酸鹼度等,有助於發現泌尿系統疾病;生化檢查包含肝功能、腎功能、血脂、血糖等項目,評估身體代謝及器官功能。
3. 影像學檢查:常見的有X光、B超等。X光可用於檢查骨骼、肺部等結構是否正常;B超能夠對肝臟、膽囊、胰腺、脾臟、腎臟等腹部臟器以及甲狀腺、乳腺等部位進行檢查,查看有無佔位性病變、結石等問題。
4. 功能檢查:例如心電圖,能記錄心臟電活動情況,幫助診斷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臟疾病。
體檢是對身體健康狀況的一次全面評估,體檢後若發現異常結果,應及時咨詢醫生。日常生活中也需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規律作息等,以維護身體健康。定期體檢並重視體檢結果,有助於早發現疾病、早治療,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