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護理的基礎工作包括病情觀察、康復評定、體位護理、康復訓練、心理護理等。
1. 病情觀察:密切留意患者生命體徵、症狀變化等,及時發現異常情況並反饋給醫生,為後續治療調整提供依據,確保康復進程順利。
2. 康復評定:通過專業方法對患者身體功能、活動能力等進行全面評估,瞭解康復效果與存在問題,以便制定更精准有效的康復計劃。
3. 體位護理:根據患者病情與康復需求,合理擺放體位,預防壓瘡、關節攣縮等併發症,促進血液循環與身體舒適。
4. 康復訓練:依據康復計劃,指導患者進行針對性訓練,如肢體運動、語言功能等訓練,逐步提升身體各項功能。
5. 心理護理:關注患者心理狀態,給予支持與鼓勵,幫助其樹立康復信心,克服因疾病帶來的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
康復護理基礎工作至關重要,日常要注重各環節的落實與銜接。患者需積極配合康復訓練,保持良好心態與生活習慣。家屬也應給予支持與監督,共同助力患者康復。同時,要嚴格遵循醫生制定的康復方案,定期復查,根據身體恢復情況適時調整護理與訓練措施,以達到最佳康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