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敏性紫癜的表現有皮膚紫癜、關節症狀、胃腸道症狀、腎臟症狀、其他症狀等。
1.皮膚紫癜:最為常見,多發生於四肢及臀部,對稱分布,分批出現,初起為紫紅色斑丘疹,高出皮膚表面,壓之不褪色,數日後轉為暗紫色,最終呈棕褐色而消退。
2.關節症狀:部分患者可出現關節疼痛、腫脹,多累及膝、踝、肘、腕等大關節,可單發也可多發,疼痛程度不一,活動時加重,一般數日內可自行緩解,不遺留關節畸形。
3.胃腸道症狀:可表現為腹痛,多為陣發性絞痛,部位不固定,以臍周及下腹部為主,可伴有惡心、嘔吐、腹瀉、便血等,嚴重者可出現腸套疊、腸梗阻等併發症。
4.腎臟症狀:可出現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少數患者可發展為腎病綜合徵或慢性腎衰竭,腎臟症狀可在皮膚紫癜出現後數周或數月內出現。
5.其他症狀:少數患者可出現鼻出血、牙齦出血、咯血、顱內出血等,還可出現頭痛、抽搐、昏迷等神經系統症狀,以及心肌炎、心包炎等心血管系統症狀。
過敏性紫癜患者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防止感染,避免接觸可能的過敏原。飲食上要注意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時,要嚴格按照醫囑用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發現病情變化並進行相應處理。